生涯回忆:OI 与我
引子
美好的时光曾流过我的身体,我便心满意足。
每位 OI 选手可能都看过无数前辈写下的墓志铭。但或许到了由自己提笔的这一刻,感触才最为深刻。
尽管与 OI 相伴的时间相对短暂,但在这次旅途中得到的东西对我的某些思维和行事方式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我是一个感情来时热烈,去时却健忘的人。许多儿时重要的事件,现在再去追忆却也只能大概查询到一个粗糙的轮廓。因此我的过去有一半都活在屏幕的另一端。对我来说,防止这段时光退化成几个难看的分数或许是这篇文章比较重要的意义之一。『失败什么的才不可怕,可怕的是什么都无法留下啊。』
算法竞赛可以重拾,OI 却仅有中学时代一次。不知我是否真正做到珍惜属于自己的 OI 了呢?
前传:擦肩而过
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我对信息技术似乎有着略微超过同龄人的涉猎,例如能够熟练与高速下载器搏斗或使用任务管理器关掉极域之类。后来因为一些机缘巧合了解到了计算机编程,遂报名了某机构的 python 课程,在初中的时候也拿了几个类似所谓“信息素养大赛”的水奖,难度大概在于掌握基本输入输出语句和小学数学知识的那种。
机构老师比较年轻,不知他是否有算法竞赛经历,竟在一次课上让我注 ...
立体防御
To Misaka16172:\text{To Misaka16172:}To Misaka16172:
如果你飘了:
至少就目前阶段来说,你的水平离你的目标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不要妄想能用短时间的努力追上他人长时间的积累,只有脚踏实地、坚持训练才是正道。
在打上那个分段之前,永远不要觉得自己有某个分段的实力,“场数不够” “之前没发挥好掉分了” 都不能作为借口。
做题数量甚至 rating 都并不与赛场表现成正比。
多找找你和周围其他人的差距。
如果你颓了:
世界上没有好打的逆风局,阶段性的挫折几乎是必然的。
无论上限如何,先相信自己的下限。
向前看,不要老是羡慕年龄比自己小的选手。
其他选手的水平都是动态的,在“找找与周围人的差距”之前不妨先与自己对比。
一场比赛并不能给你下定义,即使是正式比赛也是如此。
最后,在 whk 上多花点时间,有时间的话可以给自己找点别的事干。同时,注意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也是极为必要的。
省选联考 2025 退役记
前言
感觉比 NOIP 前心情平和很多了,因为不管结局怎么样,境遇都不会太差对吧,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Day -1
在学校颓了一天,也没写啥题或者打啥板子,倒是玩了挺多坦克世界闪击战,不得不说确实好玩!
中午提议要不要像 NOIP 前集体点个外卖,但好像没啥人想点,就去食堂吃了。
下午倒是写了个 yjh 给的题,挺简单的,非常适合省选前放松一下压力找找手感,结果不到半个小时打完过了样例,一交获得 0 分,虚空调试到放学,结果发现是离散化没排序。。。一看发现两个样例给的序列全是升序的,有点搞笑。
晚上坐车前往 ssf 旁边的酒店。第一次 CSP(CSP-J 2023)和最后一次省选(大概)都在 ssf,也算是有始有终了。
睡前在学校表白墙发现自己名字是啥鬼??
Day 0
考试日。
早上心情挺平静的。
开场 0.5h 给 t2 秒了,冲着过题去的,写了 2h 发现假的。此时还有 2.5h。上个厕所调整一下心态,疑似天崩开局。
回来成功签上了 t1,没发现中间有数不能取所以还调了一会。
还剩 1.5h 的时候会了 t2 52(性质 A)。于是开始豪赌。12:30 写完,拍出了几个错,调 ...
文化课阶段目标
高二 NOIP 后写了个这种东西,学了一个月文化课,考得还可以,所以再写一个。但是不是考得还行其实是因为渴望去省选来着。
感觉自己 OI 失败很大一部分程度是由于一直没有目标,每个阶段也没有进行过总结,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水平,也没想过自己想要达到什么水平,看起来很卷写了很多题,实际上只是在逃避而已。
2025.9
什么也没干。开学考 100+110+125.5+52+61+82=530.5。
2025.10
目标是 110+125+135+76+70+91=607。
语文
别错非连了。古诗少错几个,闲暇时间训几个题。
默写尽量背。背一点是一点。
安排好时间。作文争取 >35。
数学
别错弱智选填了。控制在 10pts 以内。
填空最后一个题千万别选错。
大题不会就不会,别算错东西。新定义第二问要做出来。
英语
严肃加训语法。
你是洋文大蛇,阅读完型应该阿克才对。
听口也应该阿克。
物理
按照自己的节奏走,一轮没学到的东西就先别看了。
keep moving。
化学
学一学元素性质,学一学实验,学一学有机。
keep moving。
政 ...
过去已经凝固,我带着回忆向前
晚上十点,某商业街僻静的一角,昏黄的路灯下。
我再次于此遇见了名字已被忘记的少女。是否要向她打个招呼,我心想着,那就暂且先叫她 L 吧?
出乎意料地,首先开口的却是对方。她似乎并未对我的出现感到惊奇,“是你啊。” 我甚至无法辨认她是否抬起了头,又是否在用她清澈却具有洞察力的双眼审视着我。
“其实我更希望你把我忘掉才好,小 L。” 紧张的心情从心脏传递到手指尖,但很快就消失了。“或者直接无视我,像忽略旧礼服上缺失的那颗纽扣一样。”
“没有忘记的余地,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我表现得像是遗忘了你这个人,恐怕你也知道,我的内心一定是已经朝着相反的方向疾驰而去了。”
听到这番回答,我一时间竟弄不清自己是该感到欣喜还是沮丧,但那份紧张的确已经蒸发在夏夜温热的空气中了。
这时我才将目光从远处打烊的店铺上移开,转而与少女对视。她的眼神早已停驻多时,等候着我。“怎么…有些透明,你的身体?” 我揉了揉眼睛,疑惑道。
“这就像我们在此相遇一样平常,不是吗?” 她打了个哈欠,说出的话带着慵懒且戏谑的语气。“我在你的记忆中、你在我的记忆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低下头来隐藏自己的面部表情,佯装对她的话无动于衷 ...
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文章包含了太多关于我个人的内容,所以添加了 hide 标签以规避被搜索引擎索引。
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NOI2025 D2T1 题解
前言
唉
思路
题面不太会说人话,先把题面的操作转化成人话。
如果把整个 01 串划分成值相同的连续段,由于经过一次变换后 sis_isi 只可能变成自己或 si−1s_{i-1}si−1,所以只有每个连续段的左端点可能发生变化。设 i(i≥3)i(i\geq 3)i(i≥3) 为某个连续段的左端点,分类讨论 si−2,si−1,si(si−1≠si)s_{i-2},s_{i-1},s_i(s_{i-1}≠s_i)si−2,si−1,si(si−1=si) 的取值,发现只有 101,110101,110101,110 两种情况会导致 sis_isi 在一次变换后被翻转。
发现这个规律实际分别等价于,对于每个单个的 000,在一次变换后会变成两个 000;对于每段非单个(≥2\geq 2≥2)的 111,在一次变换后会往右扩展一位。
得到人话后我们考虑整个扩展过程需要的最小时间(即题面里的 kkk)怎么求。模拟一下前面的过程,考虑最左边的一段长度 ≥2\geq 2≥2 的 111,它往右扩展一段时间后会覆盖右边那段 000 产生一个单个的 000,剩下的过程就是它推 ...
海上钢琴师
今天花了一上午看了《海上钢琴师》(The Legend of 1900),感觉相当精彩啊,音乐也很牛,不写点东西记录一下实在是说不过去。
看完这部片子我一直在思考一个没有人看完之后不会好奇的问题:为什么 1900 宁愿与弗吉尼亚号一起葬身于爆炸中,也始终不肯回到陆地上生活?
剧中 1900 本人在轮船爆炸之际给麦克斯的回答是,城市实在是太无限了,甚至看不见一个尽头,就像一台有着无数个琴键的钢琴。并且在这之前有一次麦克斯也问过他为什么不下船,他还说“你们这些陆地上的人总是纠结于为什么”,“他们总是不厌倦旅行,总是在追寻四季如春的远方”。
这些话的共同点在于,陆地上凡人的生活实在是太复杂、太疲于奔命了,尽管陆地上有无数的可能,但这些可能性反而成为了禁锢人们的枷锁。1900 从小就是一个离经叛道的人,领养他的丹尼说 fuck laws,船长发现他弹琴的时候他说 fuck regulations,和那个忘了叫啥的黑人钢琴师决斗之后又说 fuck jazz,船上乐队的领头人让他好好弹琴他一次也没有听过,总是即兴发挥埃及把弹什么弹什么。到陆地上一方面要受规矩束缚,要被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纷扰,一方面 ...